地 址:聯系地址聯系地址聯系地址 電 話:020-123456789 網址:m.xackers.net 郵 箱:admin@aa.com
(通訊員:胡天怡)地震云是地震云一種被認為是地震來臨前兆的云,我國最早出現將云的氣象形態與地震相聯系的記錄是1622年10月25日隆德縣發生的7級地震,在《重修隆德縣志》中記載“天晴日暖、科普碧空晴凈,從氣忽見黑云如縷,象學宛如長蛇橫亙空際,地震云久而不散”,氣象因此這一概念被納入“震兆六端”,科普也在如今的從氣中國和日本民間廣為流傳。
唐山大地震發生后,象學由于人們對于災難的地震云恐懼以及地震預測機制在中長期預警上的不足,科學界對“地震云”進行了短暫研究,氣象發現其并不存在任何可靠的科普理論依據。但民間和一些“專家”卻仍對“地震云”一說十分信任,從氣經總結,象學“地震云”的形態多以“破碎魚鱗狀”和“肋骨狀”流傳,而這些云在氣象學上均能找到對應的“真身”。
透光高積云作為高積云中的一種,云塊個體明顯,個體之間有明顯的縫隙,可以透過陽光,呈白色魚鱗狀向一個或兩個方向整齊排列。當水汽充足時,云塊變大,云塊個體之間的縫隙變小,即使無縫隙,云塊邊緣也較明亮,能辨別日月的位置。而這種“魚鱗狀”的云形成的原因是高空冷空氣下沉沖破了連續的云層。
除此之外,波狀云系也是常被誤解為的一種。波狀云系包括卷積云、高積云和層積云,通常為明暗相間、如“肋骨”般整齊的平行云系。其形成是由于大氣中垂直方向的波動,即密度和速度不同的兩層空氣交界面上產生波動,也與地殼運動無關。
因此,我們無法證明天氣現象和地殼運動之間存在必然的科學聯系,“地震云”的真身不過是被曲解和引申的氣象學概念,所以“地震云預測地震”一說目前被認為是缺乏科學性的,并不被氣象專業或地質專業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