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址:聯系地址聯系地址聯系地址
電 話:020-123456789
網址:m.xackers.net
郵 箱:admin@aa.com
【中華收藏網訊】俄國文學評論家維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曾說:“藝術之所以存在,藝術就是展收為了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藏資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藝術質感。”藝術展的展收存在就是為大眾提供一個平臺,讓大家在藝術中感悟生活。藏資看好的藝術展覽可以升華人們的思想,讓人們更好地生活。展收近年來,藏資各種類型的藝術藝術展出現在大眾生活中,但一部分人只是展收去看個噱頭,或是藏資為了借著展覽拍照炫耀一番,而并沒有真正理解藝術展存在的藝術意義。對我們而言,展收為什么要看藝術展呢?
藝術展悄然進入大眾生活
藝術評論家鮑里斯·格羅伊斯在《時代的藏資同志》里提到:“21世紀初,藝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即不僅僅是大批量消費藝術,而且是大批量生產的時代。當代藝術在今天成為了一種大眾文化實踐?!币蚨?strong>更多載體的出現,也讓當下的藝術展被賦予了多種表達形式。于是各種各樣的藝術展層出不窮,逐漸進入到大眾的生活。
以上海為例,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海的美術館數量從34家上升到78家,增加了130%。上海的美術館事業進入跨越式發展時期,已成為承載城市精神的文化陣地。2012年以來,上海累計舉辦展覽2024項,超過2230萬人次走進美術館,僅2016年就吸引觀眾超過500萬人次,較2011年翻了3倍多。2017年依舊呈現數量穩步提升、規??焖僭鲩L的良好態勢。目前,上海已有100多家博物館、美術館全年免費開放,這個數字占上海公共文化藝術展館總量的七成,免費開放已累計惠及觀眾4000萬人次。
據《中國2017展覽經濟發展報告》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國共舉辦4022個展覽。華東地區展覽數量和面積均處于領先位置,北京、上海、廣州仍是我國較重要的展覽城市,辦展數量和辦展面積均位居前三位。除了展覽數量的增加,我國展覽業專業化水平也大幅提升,展覽題材、組織運營、觀眾等方面的專業化程度都在不斷提高。
藝術展潛移默化地改變市場
觀眾進入藝術場館內,既可以豐富其業余生活,也可以接受藝術的熏陶。在一些大城市幾乎是月月有展覽,周周有文化,看展成了一部分人的必需。
此外,藝術展除了給觀眾以美的享受,更是為藝術愛好交流者提供了交流的平臺,為收藏家和收藏愛好者搭建了鑒別、收藏的平臺。一個大展,展出幾十名甚至幾百名畫家的作品,誰的作品好,誰的作品值得收藏,這個思考的過程也是一個品評、鑒賞的過程,為日后收藏做充分準備。
同時,藝術展為文化藝術產業注入了新鮮血液,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提供了賣品和拍品。很多優秀的藝術家在進入市場之前,都是通過辦個展和參加全國性的大展被市場所接受。這不但為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增加了新人,同時也為藝術家被社會接受創造了條件。
舉辦藝術展可以擴大參展藝術家本人的知名度,增加個人亮點,同時也是對藝術家的一種鼓勵和鞭策。只有近距離觀看作品,才會對一個藝術家的創作產生直觀感受和體會,領悟到策展人試圖闡述的概念,業界人士在互動的同時也抒發了對展覽或藝術家的看法。
更重要的是,藝術展也是文化藝術事業進步和發展的動力源。藝術展越來越興盛,一方面反映了文化藝術市場的繁榮,另一方面對群眾的熏陶作用也不可估量,其中也不乏一些展覽對年紀尚小的青年學生會產生終身的影響。展覽的作用始終是潛移默化的。
藝術展需用心感悟
盡管如此,也有不少人認為藝術是難以捉摸的,無論自己如何欣賞作品,似乎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很多人在聽到這些作品連城的價值后也會心生疑惑:“這種東西為什么能以天價賣出?”是我們不懂藝術了還是藝術變了味?似乎藝術展只有行家才值得去看。
比如,2017年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引發的“故宮跑”事件,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在上海博物館舉辦“百物展”的“上博隊”現象,充分表明了大眾對藝術的熱情高漲,但同時也不排除這與過度報道有關,導致很多人來湊熱鬧。
同時,對于專業的看展人而言,他們看的是作品的韻味、神氣,從作品的創作時代、社會背景,再到藝術家的人生經歷,從而對作品有較深的理解。但對更多普通觀展者而言,要達到這種程度有一定的困難,更多地需要用心去感受,抓住作品對自身最直觀的感覺。
有專家提出,不要擔心有些藝術品觀眾暫時看不太懂,要相信在長期的藝術熏陶下,人們對美的欣賞能力會有提升。以上海中華藝術宮為例,開館至今接待的至少600萬人次的參觀者中,專業人士只在1/10左右。對于大多數沒有專業背景的普通人而言,看一次展覽,至少可以了解一些藝術、歷史和文脈,那就是一種文化熏陶,其中的精神意義是潛移默化的。
其實藝術從來就不是只有一種固定解釋,“1000個人眼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正如1917年,法國藝術家杜尚在美國紐約的一次藝術展覽中,將一個從超市購買的小便池命名為《泉》放在展位上,顛覆了人們對藝術傳統的看法。人們開始反思,藝術的概念和邊界到底是什么?從此展廳的內容變得豐富起來了,不再是只有繪畫和雕塑,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追隨杜尚的腳步;做起了真正顛覆傳統意義的藝術創作。
從上面的例子里我們知道:當你去一個展覽看展時,不要一味追求作品真實的意義,藝術的價值就在我們自己的內心,用心去感受作品傳達的意義就夠了。當你站在作品前,內心一定是和圖片的感受是不同的。
如何用恰當的方式看藝術展
在如何看展這個問題上,首先要明確看展的心態及目的。在面對如此多的展覽選擇時,要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點,畢竟不適合自己的再“高端”也難以消化。既然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展覽并來到了展覽現場,那一定是對展覽抱有一定期待的,在看展時應盡情享受這場藝術盛宴,而不是走馬觀花地到此一游、拍照留念。
在這里,筆者建議大家可以嘗試以一種新的視野去看藝術展。比如在欣賞一幅畫作時,試著以不同角度、方式來品味作品背后的含義。如注意看各種元素的構成和布局、筆觸的軟硬、顏色的構成、物件、人物與背景的處理手法、光的來源和陰影等,但最重要的還是用心去感受作品帶來的情感共鳴和沖擊。在欣賞一件雕塑或裝置時,不妨圍繞作品走一圈,試著去思考它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作品如何與空間相互呼應、作品造型的寓意和作品本身想表達些什么。
從色彩明艷的古典油畫、淡雅的筆墨畫、怪誕荒蕪的現代版畫,到看似可以丟棄卻表達了深刻內涵的垃圾桶,甚至是矗立在公共場所的各種怪異雕像等,這些藝術作品的視覺沖擊力往往能很快抓住觀眾眼球。在觀眾大開眼界的同時,也應該思考“為什么這些作品被稱為藝術?”“藝術家想表達什么?”如果遇到某個感興趣的作品,不妨記下作品的名稱及信息,以便日后更好地對作者和其作品進行深入了解。
聲明:
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