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臟術后房顫患者行電復律的護理 |
心臟術后房顫患者行電復律的護理
長海醫(yī)院胸心外科 顧暉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臨床幾乎所有的心臟疾病,尤其是心房擴大伴有頻發(fā)的房性早博(房早),或竇性心動過緩,伴短陣性房性心動過速者,最易誘發(fā)房顫。而術后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呈持續(xù)房顫心律,及時轉復為竇性心律可增加心博量,改善心功能,防止心房內(nèi)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我科于1999年5月至2003年7月對190例患者行房顫同步電復律手術,患者無明顯術后護理并發(fā)癥,取得良好效果。電復律方法與護理:(1)術前充分準備;口服胺碘酮等藥物減輕心臟前后負荷,減慢心室率;長期服用地高辛者停藥2~3天;口服華法令等抗凝藥預防血栓栓塞;保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2)做好患者心理護理,克服恐懼心理,取得良好配合。(3)電復律前患者禁食,臥硬板床,建立靜脈通道,備齊急救藥物,保持除顫儀功能良好。(4)采用地西泮、硫賁妥鈉等靜脈推注麻醉,待患者意識睫毛反射消失后選擇合適部位放置電極并除顫,同時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改變。除顫完成后立即記錄心電圖,并檢查患者復律是否成功。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護理:(1)皮膚灼傷:電極板上導電膠涂抹均勻,并緊帖皮膚,不得留有空隙,電器應接地。(2)嚴重心律失常:密切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頻發(fā)室早、室速、室顫等異常并給予藥物及其他對癥處理措施。(3)心肌損傷:選擇合適電極和功能,復律最多不得超過三次,可考慮下一階段再行治療。(4)心力衰竭:術前給予血管擴張藥和利尿劑,復律術中或術后密切觀察給予相應藥物治療。(5)栓塞:嚴格掌握禁忌癥,復律前后給予抗凝藥物。
|
|
|
|